Q:孩子因脱鞋一事被早教中心的老师吓到,从此以后就很反感去早教中心,该怎么帮助他/她?

点赞
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情绪管理 0-6岁

从问题阐述看,孩子对脱鞋、早教班这件事情已经产生了严重抵触情绪。对于孩子的抵触情绪,家长不能强迫孩子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给孩子调整时间,一步一步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

那么家长该怎么做呢?

1.  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安心。

学龄前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家人来获得支持和安全感。当孩子出现创伤性事件症状后,家长需要给予孩子积极、及时的回应,给孩子很多身体接触(拥抱、亲吻)和眼神接触来回应孩子的情绪。

2.  经常用坚定、平静的语气和孩子交流

当孩子又一次拒绝上早教班的时候,家长可以用异常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害怕、担心、难过,但是爸爸妈妈会在这里保护你”。家长经常用坚定又平静的语气告诉孩子这些简单的句子,会让孩子安心。

3.鼓励孩子说出来发生的事情

等孩子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家长可以试着鼓励孩子说出发生了什么,这对孩子的自我修复特别有帮助,也能让父母了解孩子是如何解读这件事的,从而可以更加针对性地帮助他们。

孩子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就是整个事件里对他/她冲击最大的点。等孩子又出现焦躁害怕情况时,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这个关键内容。

比如,如果孩子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是“刀”,家长可以反复和孩子复述这个故事,告诉他/她:“是的,那天有人拿着刀对着你,你受伤了,你很难过”,同时再次给予孩子安心,“我知道你当时特别害怕。现在爸爸妈妈在这里,今后我们会保护你!”

另外一点,也是值得反复强调的。家长要一直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爸爸妈妈,还有很多很多人都爱你!”

4.不要害怕谈论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情绪一直会反复,有时甚至我们刚刚提及,孩子又会哭泣,这些都是正常修复的必经之路。家长不要害怕谈论,而是需要始终用平静坚定的态度告诉孩子:“我了解你的感受,我会保护你的。”

人的记忆分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那些对孩子有冲击的事情,不是不谈论或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就能过去了。这些事情会成为孩子的隐性记忆,对孩子造成影响。

处理隐性记忆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主动谈起,然后通过对话帮助孩子理解发生的事情,慢慢消化。  

5.帮助孩子找回力量

对于经历过创伤的孩子,家长会有愧疚感,责怪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于是,家长下意识会用“过度保护”来弥补。其实,这样的“过度保护”更加不利于孩子走出心理阴影,他们从家长的行为中也会建立起“受害人”的自我印象。相反,我们需要利用一些策略,让孩子自己找回力量。

(1)直面焦虑

大部分经历过心理创伤的孩子,最大的表现就是情绪波动,这种情绪波动不仅时间持续久,常常过了几个月还会出现,而且也会影响到孩子其他行为。这类事件里,父母本身也是受害人,孩子的哭声会再次激发父母面对创伤事件的负面情绪,压抑孩子情绪的行为更不利于孩子走出心理阴影。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理解他/她现在的各种反应都是正常的。特别是对于出现行为倒退的孩子,他们常常在害怕的同时伴有自责内疚。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消除羞耻感。

如果当下家长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不妨可以这么说,“我知道这个经历很痛苦,我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相信妈妈,不管接下来发生什么,我会陪着你一起面对,一起度过”。

(2)提供一个“树洞”

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家长可以在家打造一个“树洞”,让孩子随时随地安全倾诉自己的感受,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很多时候,创伤之所以持续时间长,并不是事件本身的伤害,而是经历创伤后的无助感和无力感。当一个孩子越来越确定,自己和父母是有联结的,他就会有“靠山”的感觉,这份确定就能滋生出很多自愈的力量。

(3)尽快恢复日常

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的孩子,会有很强的不安感.通常,他们常规生活也被打破,这些混乱和变化又会增强他们的不安。让孩子恢复信心和安全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生活尽快恢复日常。

确定性”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当一个儿童可以预见自己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就不用花费很多精力来担心。

家长要恢复孩子之前的生活作息,一如既往地执行家庭规则,也可以多安排孩子之前喜欢做的事情,多花时间和孩子玩耍,让孩子享受当下,让这些愉悦的记忆重新覆盖,让孩子明白“生活还是在继续的”,而不是停留在过去。


知子猫送福利火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