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1:我儿子不听话怎么办?吼叫对他已经不管用了。
宝妈2:打啊!老话不是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正孩子还小,长大后他也不会记得。
似乎在许多成年人的记忆里都有被父母打骂的经历。
难道,孩子都是被打大的?
在《教养的秘密》一书中,儿童发展医学专家指出小时候被打屁股的孩子,长大容易罹患精神病。
现在的孩子智力高、语言成熟、但很敏感、不耐挫、情绪调整差,这两种比较的基准点是不一样的,父母不能老是对自己的那101套念念不忘,因为教养必须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
不打孩子的父母,不代表没有在教孩子;没被打的孩子,不代表不会听话。
教养有很多方法,要懂得软硬兼施。
本书还向父母阐释了打骂教育的危害及如何用更有效的教养方法来替代打骂。一起来看看吧!
打骂教育有哪些危害?
三四岁的小孩大脑不是不记得挨打的经历,只是整理的能力还不够成熟,无法回忆,也说不出来。但这些大量被体罚的经历,会演变成潜在的记忆,存入皮质下,进而可能发展出下面三种未来的人格特质:
一、不自觉地模仿大人地暴力;
二、因为幼儿时期地经验,在长大后对于暴力有过度莫名地恐惧;
三、越大越皮,越来越难警告,甚至有时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
有的家长会认为:“小时候不懂事不能打,等大一点懂了,总能打了吧!”
其实,这也是一个误解。
四到六岁是“心智发展快速期”,也就是儿童的同理心发展最快速的年龄,简单说,这个年纪就是开始懂得大人心思的发展关键期。
所以,当孩子一发展到这个年龄,可能许多家长都会发现,之前的管教越紧,孩子的反弹越大,亲子间开始剑拔弩张,会让你觉得从前的乖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管教了。
三岁前被打骂教养,五岁后打人的概率是五倍?
根据儿童心理行为研究发现,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但不见得是立即表现出来,有时候是先烙印在脑子里,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例如研究发现,三岁前被打骂教养的孩子,在五岁后打人的概率,比一般孩子高出五倍;
而且烙印在潜意识里的打人行为,跟你当下教育孩子说“你怎么可以打人”相比,会让孩子更混淆,脑袋里对不能动手打人产生更大的抵触,修正行为自然要花上好几倍的功夫!
根据2016年发表于《家庭心理学》的一篇整合分析研究指出,在剔除家暴的相关研究后,分析出家长用打的方式教养孩子,不仅没有改善孩子行为的效果,反而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包括:
1、危害儿童的心理,甚至会产生精神疾病:体罚容易让孩子有攻击性和反社会性,对亲密关系的认知也产生错误,例如攻击她们的父母,或可能殴打自己的女朋友。
2、认同暴力:长大后容易出现以语言或体力强制对方进行危险性行为和自虐性的行为。
3、失去自信心:体罚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神经过度紧张,导致情绪异常,甚至会造成焦虑症、抑郁症。
4、使亲子关系紧张、疏远。
另外,掌掴孩子会令大脑前额叶区域的灰质减少,这个脑区域主要负责判断力和思考能力,灰质减少会造成孩子学业成绩、智力下降。
不吼叫不打骂 如何教养孩子?
爸妈的教养行为,会影响下一代的教养判断。打骂教育代代相传,但却不是有效教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绝非好事。
当爸妈的,应该找到除了体罚之外,对孩子最有效的处罚,或能刺激好行为的方式。
以下这几种方法可以替代体罚:
1、带孩子去罚站读秒,结束时,让他说对不起,并完整地说出”我下次再也不敢打弟弟了“等错误行为。
2、把孩子带到面前来,限制他接下来地活动,请他好好看着你,跟他说你现在非常生气,因为他做了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不准嬉皮笑脸,让他反省自己做了什么。
例如,他动手,让人家痛哭,如果换成他自己,会喜欢这样吗?
3、罚劳务活动,如收拾玩具、整理家务、当父母小帮手等,以此来换取原谅。
4、禁止孩子参加最喜欢的活动当作惩罚,跟孩子说:”乱丢玩具没收拾好,下一次就不会再有玩遥控车的机会。“
”鞋子乱丢,就不要出门,户外的活动是你自己耽误的,你动作越慢,玩的时间及项目就越少。“
5、在限制孩子行动的情况下,让他重复说出自己下次该做出的好行为。
例如,没有经过别人同意就动手拿或抢人家的东西,可以罚站边说出:”我下次会先问别人,不会先动手。“
另外,孩子很容易因为下面事件而情绪爆炸,如果能避免这些情况,你会发现孩子的情绪处理其实没有那么糟糕。
1、无聊、累、饿
2、挫折、焦躁不安
3、不知如何表达情绪
4、被误解
5、沮丧、害怕
6、生病、疼痛
7、被中断活动
小喵说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如果你家也有个不听话的孩子,请别急着给孩子戴上熊孩子,不听话的帽子。
现在,是时候审视你和孩子的关系了。
如果你真的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真心用爱和有效的方法和他们沟通。
你会发现,其实,你的孩子很懂事,他们有自己的原则和边界。
知子猫送福利火热进行中